《监察法》下新增监察措施——责令候查的案件范围、适用条件及后果分析 2024年修订的《监察法》推出的“责令候查”措施,标志着我国监察工作向法治化、规范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创新制度不仅为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犯罪案件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也在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与提升办案效率之间找到了精妙的平衡。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责令候查”的案件范围、适用条件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适用案件范围 责令候查适用于监察委办理的案件,主要针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这一措施让监察委在调查案件时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无论是政…

2025年8月20日 6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内容摘要:诫勉的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从日常监督,抓早抓小的角度来审视,适用于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二是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领导人员以诫勉的方式进行问责。 2025年监察法实施条例 第二百三十一条 监察机关对于公职人员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上述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依据规定合并使用。 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应当由监察机关相关负责人或者承办部门负责人进行,可以由被谈话提醒、批评教育人所在单位有关负责人…

2025年8月18日 90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 汪忠军 降级处分与撤职处分是纪检监察工作中探讨较多的业务话题,实务中,有的同志对“降级”所降之“级”和“撤职”所撤之“职”的理解存在一定困惑,笔者就有关问题辨析如下。 降级与撤职处分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第八条规定,降级与撤职的处分期间都为二十四个月,造成很多人误将两者都归为重处分。 降级处分,是一种降低公职人员级别的处分方式。这里的“级”,对于公务员来说是级别,对其他公职人员则是工资或薪酬待遇等级。《政务处分法》施行后,所有公职人员均适…

2025年8月18日 31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注:标蓝色46个罪名为监委专属管辖;标紫色14个罪名为监委和检察院共同管辖;黑色41个罪名为监委与公安机关共同管辖。 序号 101项职务犯罪 刑法条款 一 贪污贿赂犯罪(19) 1 贪污罪 第382条 2 挪用公款罪 第384条 3 受贿罪 第385条 4 单位受贿罪…

2025年8月5日 85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纪检监察工作证和国家监察执法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颁发机构、使用范围及功能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颁发机构 纪检监察工作证:一般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颁发,是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公务时的身份证明。 国家监察执法证:由国家监察委员会或其授权的机构颁发,是监察人员执行国家监察任务时的法定证件。 二、使用范围 纪检监察工作证:主要在党内和行政监察领域使用,用于证明纪检监察干部的身份和执法权限,便于开展党内监督、行政监察等工作。 国家监察执法证:在国家监察领域广泛使用,包括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调查、处置等,具有更…

2025年7月28日 184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先说我的观点:应优先退赔犯罪所得。 最近在贵州某地办理一个挪用公款的案件,有一部分财产同时属于违纪所得和犯罪所得,纪检监察机关责令当事人退赔,当事人在监委留置期间迫于压力主动退了,结果在检察院量刑阶段无钱可退,直接影响当事人的从轻情节认定。 违纪所得、违法所得和犯罪所得 的区别和处置方式 1、违纪所得 违纪所得是指党员、公职人员违反党纪或行政纪律所获取的不正当利益,属于违反纪律但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 如违规收受礼金、礼品但未达到受贿罪立案标准;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获取收益;利用职权违规享受特殊待遇;公款旅游以及违规接受…

2025年7月28日 61点热度 1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1. 指导性案例3号:潘玉梅、陈宁受贿案(入库编号:2011-18-1-404-001) 裁判要旨: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以“合办”公司的名义获取“利润”,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经营管理的,以受贿论处。2.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已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谋取到利益,不影响受贿的认定。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等物品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按照交易时当地市场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

2025年7月28日 45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来源 :决策杂志综合自枣庄日报等 有的干部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言必寻据、行必问典,缺乏创新意识和工作主动性,没有政策等政策、政策来了等经验,导致错失良机落后于人; 有的干部学习动力不足,干工作没想法无见解,一切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遇到复杂问题和困难矛盾常常束手无策。 8月3日,在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张宏伟作了讲话。 张宏伟在讲话中提出,少数干部在思想、能力和作风三个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同时围绕常态化推进全市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提出了五项“能力修炼指南”。 她说,当前很多干…

2025年7月15日 60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近日,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式通过,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是罚款数额的变化: 1.各项治安违法行为罚款数额均有所提高。 2.治安罚款最高限额为5000元。 3.1000元以下罚款可由派出所决定。 治安处罚违法行为修改前后罚款数额对比表 违法行为名称 2012罚款上限 2026罚款上限 旧/新法条依据 扰乱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和选举秩序 1000元 2000元 23条/26条 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 500元 1000元 24条/28条 散布谣言等扰乱公共秩序 500元 …

2025年7月14日 73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01 措施使用主体要适格 纪检机构(8项):谈话、函询、查询、调取、暂扣、封存、勘验检查、鉴定。 监察机构(21项):谈话、函询、询问、讯问、查询、调取、勘验检查、调查实验、鉴定、查封、扣押、冻结、限制出境、留置、管护、强制到案、责令候查、 禁闭、技术调查、通缉。 02 措施使用阶段要符合 一般而言,初核前,可以采取措施(4项):谈话、函询、查询、调取; 初核后,可以进一步采取措施(6项):询问、勘验检查、调查实验、鉴定、技术调查、限制出境; 立案后,可以再进一步采取的措施(11项):讯问、强制到案、责令候查、管护…

2025年7月14日 108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查封、扣押、冻结属于财产保全类的措施,旨在防止被调查人转移、隐匿、变卖涉案财物,从而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目前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范围采取措施以及被查扣财物保管不规范的问题。 实践当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严格限定查封扣押冻结的范围 查封扣押冻结的范围应当限定在用于证明被调查人涉嫌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财物,对于与案件无关的财物不得进行查扣冻。 今年的4月份,中央纪委专门印发规范涉企执法的行为清单,对涉企查扣等行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清单明确要严格区分…

2025年7月14日 65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Q收受礼品礼金行为和受贿行为有何区别?A 主要区别在于有没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 收受贿赂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 受贿行为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贿赂,如领导干部利用审批、办理某项公共事务之机,向他人索要财物,并暗示给钱就办事或者威胁不给钱就不办事等,则该行为构成索贿。 受贿行为还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这里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为他人谋取利益三种情况。也就是说,只要国家工作人员承诺为对方谋利,或者明知对方有具体请托事项而收受其钱财,就属…

2025年7月14日 54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在纪检监察办案实践中,使用《调取证据通知书》从相关单位或个人处调取相关书证,应当如何进行规范使用,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 文书使用 一般情况下,《调取证据通知书》应当与调取证据清单配套使用,仅在我们调取的相关书证(含电子数据、视听资料等)材料较少,且足以在《调取证据通知书》附卷联及送达联空白处写明调取的数量、特征等明细时,可以不另附调取证据清单。 另外,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查询某人或某单位的银行交易明细、存款、相关投资权益等财产信息时,应当使用《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不能使用《调取证据通知书》。而对于需要调取银行交…

2025年7月14日 84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监察法》第15条规定了监察机关管辖的六类公职人员,《监察法》第11条第2款规定了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履行调查职责。 《监察法实施条例》对《监察法》规定的职务违法和犯罪进行了详细规定。分别有以下七个方面共101项罪名。 一.贪污贿赂犯罪(共计19项) 根据《监察法实施条例》(2025年版本)第29条,贪污贿赂犯罪包括: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利用影响力受贿罪;6.行贿罪;7.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

2025年6月24日 147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作者:张辉,江苏省纪委监委。文章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转载用作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精准识别为亲友非法牟利表象下 的贪污贿赂犯罪 【内容提要】 从查处的国企领域腐败案件看,个别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慷国家之慨,饱私人之囊,披着所谓市场交易的“外衣”实施腐败行为,对此必须精准识别、严厉打击。本文通过对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受贿罪、贪污罪相关问题进行辨析,以期对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提供参考。 【基本案情】 A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

2025年6月24日 52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1234577